🔍 搜尋計算器

輸入關鍵字快速找到你需要的工具,支援模糊搜尋

計算方式

最後月經資訊

21 ~ 35 天

重要醫療提醒

🚨 立即就醫症狀
  • 陰道出血或大量分泌物
  • 劇烈腹痛或持續痙攣
  • 陰道流出液體(可能破水)
  • 嚴重頭痛伴隨視力模糊或水腫
  • 懷孕20週後感覺不到胎動
  • 高燒超過38.5°C
  • 持續嘔吐無法進食或飲水
⚠️ 當日聯絡醫生症狀
  • 持續噁心嘔吐影響進食
  • 發燒超過38°C
  • 單側腿部腫脹伴隨疼痛(可能血栓)
  • 排尿疼痛或灼熱感(可能泌尿道感染)
  • 胎動明顯減少或模式改變
  • 持續性背痛或骨盆壓迫感
ℹ️ 重要注意事項
  • 此計算器僅供參考,實際預產期以醫師超音波診斷為準
  • 定期產檢非常重要,台灣健保提供14次免費產檢
  • 懷孕前三個月應補充葉酸(400-800微克/天)
  • 避免飲酒、吸菸、接觸二手菸和有害物質
  • 若月經週期不規則,請在首次產檢時告知醫師
  • 預產期前後2週內生產都屬正常範圍

胎兒發展階段

計算結果

預產期
2025-07-15
目前懷孕週數
12 3
懷孕期別
第一孕期(1-12週)
距離預產期
195
預計受孕日
2024-10-22

孕期進度

本週胎兒發展

胎兒大小:--

胎兒體重:--

發展特徵:

--

產檢時程

營養建議

🥬 攝取足夠葉酸(懷孕初期)

🥛 補充鈣質(每日1000-1300mg)

🥩 攝取足夠鐵質(預防貧血)

🐟 攝取Omega-3(DHA幫助腦部發育)

💊 按時服用綜合維他命

💧 每日飲水2000-2500ml

關於懷孕預產期計算器

懷孕預產期計算器是一個免費的線上工具,幫助準媽媽精準計算預產期、懷孕週數和胎兒發展階段。根據最後月經第一天(LMP)使用Naegele's Rule計算,提供完整的孕期資訊和產檢時程提醒。

本計算器特別適合剛懷孕的媽媽,可以清楚了解目前懷孕週數、寶寶的發展狀況、何時需要產檢,以及孕期營養攝取建議,是您懷孕期間的最佳助手。

預產期如何計算?

預產期計算使用國際通用的 Naegele's Rule(內格萊法則)

  • 預產期 = 最後月經第一天 + 280天(40週)
  • 簡化公式 = 月份減3(或加9),日期加7
  • 受孕日 = 最後月經第一天 + 排卵日(根據月經週期調整)
  • 懷孕週數 = (今天 - 最後月經第一天) ÷ 7

例如:最後月經第一天是 2024/10/15,則預產期為 2025/07/22(月份:10-3=7,日期:15+7=22)。懷孕期一般為40週,但實際生產日期可能前後相差1-2週。

如何使用本計算器?

  1. 輸入最後月經第一天:選擇您上一次月經開始的日期
  2. 輸入月經週期:一般為28天,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
  3. 查看結果:系統自動計算預產期、懷孕週數和胎兒發展階段
  4. 參考產檢時程:了解何時需要進行產檢
  5. 注意營養攝取:根據建議補充所需營養

懷孕三孕期劃分

第一孕期(1-12週)

胚胎著床並開始發育,心臟開始跳動,四肢萌芽,器官形成。此時期容易有孕吐、疲勞等早孕反應。需要補充葉酸,預防神經管缺陷。

第二孕期(13-27週)

胎兒快速成長,可以辨識性別,開始有胎動,聽覺發展。孕婦食慾增加,身體較穩定。需要補充鈣質和鐵質,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。

第三孕期(28-40週)

胎兒肺部成熟,快速增重,頭部朝下準備出生。孕婦肚子變大,可能有水腫、腰痛。需要密集產檢,準備待產用品。

常見問題 FAQ

Q: 預產期準確嗎?

A: 預產期是估計值,只有約5%的孕婦會在預產期當天生產。大多數孕婦會在預產期前後2週內生產(38-42週都算正常)。實際生產日期受許多因素影響,包括第一胎或非第一胎、胎兒大小、母體狀況等。

Q: 月經不規則怎麼辦?

A: 如果月經週期不規則,使用最後月經計算的預產期可能不準確。建議在第一次產檢時,醫師會透過超音波測量胎兒大小,更準確地推算預產期。超音波在懷孕8-12週時預測預產期最準確。

Q: 何時開始有胎動?

A: 初產婦(第一胎)通常在18-20週開始感受到胎動,經產婦(非第一胎)可能在16-18週就能感受到。一開始的胎動很輕微,像腸胃蠕動或魚在游泳的感覺,之後會越來越明顯。

Q: 產檢要做哪些項目?

A: 台灣健保提供14次免費產檢。主要檢查包括: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(11-14週)、高層次超音波(20-24週)、妊娠糖尿病篩檢(24-28週)、乙型鏈球菌篩檢(35-37週)。每次產檢都會量血壓、體重、尿液檢查和聽胎心音。

Q: 懷孕期間可以運動嗎?

A: 如果沒有特殊風險,懷孕期間適度運動是有益的。建議進行低強度運動如散步、孕婦瑜珈、游泳等。運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、減輕腰痠背痛、促進睡眠、為生產做準備。但應避免劇烈運動、接觸性運動和有跌倒風險的活動。運動前請先諮詢醫師。

語言 (Language)
繁體中文
English
地區 (Region)
台灣 / Taiwan NT$, 公里 (km)
美國 / United States USD $, 英里 (mi)
問題回報
加入收藏
贊助我